近日,益海嘉里金龍魚董事長郭孔豐赴上海假肢廠開展調研,并與上海市民政局領導舉行座談。
郭孔豐表示,通過“金龍魚假肢助行”項目的實施,上海假肢廠精湛的技術惠及了外地的貧困肢殘患者,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期待未來上海假肢廠可以進一步擴展規模和業務,將技術和服務輻射到更多地方,幫助到更多貧困的肢殘患者。
郭孔豐參觀上海假肢廠及上海市康復輔助創新產品體驗館,了解假肢的制作工藝以及康復輔具創新產品
“金龍魚假肢助行”是金龍魚慈善公益基金會和益海嘉里金龍魚聯合發起、上海假肢廠作為合作伙伴共同參與的鄉村振興項目。本著“合作共享”的理念,“金龍魚假肢助行”項目打破了地域和行業界限,以貧困殘疾人的需求為中心,整合了參與各方的技術、資金、資源優勢,切實改善了受助者的生活質量,恢復了他們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
“平常都是干不了活,現在有了新假肢,干啥都有勁。”2022年的一天,“金龍魚假肢助行”項目的義工收到了一則視頻。視頻中,一名肢體殘疾人用樸實的臨沂方言興奮地介紹著他的新假肢,并穿好假肢在院子里提著兩桶水來回走動,一邊走一邊說,還高興地比了一個“耶”。
視頻里的主人公名叫公玉成。家住山東省臨沂市梁邱鎮的公玉成原本是一名出租車司機,29歲因砍樹機械損傷,導致下肢殘疾,因家庭情況一直在用當地殘聯給的免費假肢,一副假肢用了接近10年,穿戴非常不舒服又沒錢更換,這給他的生活帶來了不便。直到2022年,“金龍魚假肢助行”項目聯系上了公玉成,并給他安裝了新的假肢。為更好地提供售后服務,金龍魚義工加了公玉成的微信。公玉成穿戴著金龍魚慈善公益基金會捐贈的假肢非常舒服,安裝半個多月后,他特地給金龍魚義工發來這則視頻表示感謝。
回想起收到這則視頻時的感受,金龍魚義工欣慰地說公師傅精神風貌跟之前比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公師傅曾在入戶回訪時跟金龍魚義工坦言:“自從肢體殘疾后,平常啥活都干不了,從家里的頂梁柱到家里的累贅,自己覺得干啥都沒勁,生活也沒啥盼頭。”如今,除了可以干一些體力活外,他還打算繼續去從事出租車行業,靠自己的力量養家糊口。
隨著交通的發展和車輛的增加,由車禍導致的下肢殘疾情形在農村越來越多,這些肢殘患者大多是青壯年勞動力,他們勞動能力的喪失往往會造成整個家庭經濟狀況的惡化。假肢安裝是唯一恢復行走、重建希望的方法,但假肢費用一般都比較高,貧困家庭難以負擔。
這是一個現實,也是益海嘉里金龍魚從2011年至2013年在泉州資助120例假下肢、幫助100余名貧困肢殘患者恢復行走之后得到的深刻體會。于是,在董事長郭孔豐的倡議和大力支持下,金龍魚慈善公益基金會于2015年正式決定在農村地區嘗試資助并探索自有特色的“金龍魚假肢助行”項目。
自2015年起,上海假肢廠作為技術伙伴參與“金龍魚假肢助行”項目的開展,精湛的技術、富有愛心的團隊使項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獲得受助人、項目地合作方等多方認可與好評。截至2023年6月,項目累計捐贈假肢1833例,資助1739人。
項目能夠順利開展,深度參與到其中的金龍魚義工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們一邊無私地奉獻,一邊也感受著來自受助對象的感動。
來自廣西貴港的一名金龍魚義工表示,在假肢項目開展的幾年里,有很多令人感動的故事,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開展第三期的時候的一位受助者鄭老伯,在交談中了解到他是一名軍殘退伍新疆兵,生活的困境使他妻子也離開了他,于是他獨自撫養一雙兒女長大,靠在村里開的一間小賣部為生。他的舊假肢一穿就是25年,早已破舊不堪,但因生活的拮據一直未能更換,因此在穿上捐贈的新假肢時,他的感謝之情溢于言表,感謝的話說了一遍又一遍。
“生活對鄭老伯這樣的特殊群體來說已經足夠艱難,但我們了解到,他還收養了一名被扔在小賣部門口的棄嬰,那時候他等了一個月也沒人來領,于是決定自己撫養。肢體正常的人也未必能做出如此決定,更何況他是一名殘疾人,鄭老伯這樣身處困境仍然有著無私的大愛,令我們義工久久為之動容。”
讓金龍魚義工們印象深刻的還有在安裝現場鄭老伯的一個小小的舉動:“那時候剛好是到了吃午飯的時間,市殘聯為受助者發放盒飯,但鄭老伯卻執意要走,我們告訴他這是殘聯為他們免費準備的午餐,鄭老伯有些難為情地說,‘按道理,這頓飯應該是我們請你們的……’他剛說出口聲音就有些哽咽了。我們能感受到,這是一位對任何幫助都懷著感恩之心的老人。”
在項目開展的幾年里,金龍魚義工們遇到太多身殘志堅的受助者。“我想,贈予從來都是雙向的,在我們向他們捐贈假肢改善他們生活的同時,他們的人生經歷同樣給予了我們精神上最好的潤澤,那就是他們身處困境仍然保有面對困難的巨大勇氣和無私的愛與感恩。”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項目開展之初并非一帆風順。“金龍魚假肢助行”的效果雖然經過實踐的檢驗,并且最終都能贏得殘疾人信賴,但事實上,在項目推廣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的困難和阻力,也曾遭遇過一些質疑。“對于這種情況,我們的觀點是試行項目看效果,用效果說話”,“金龍魚假肢助行”項目負責人表示。
項目團隊在一次慈善活動認識了上海假肢廠時任領導后,經過雙方的深入探討,并在上海假肢廠的幫助和合作下,項目團隊逐漸對假肢的選型、資助對象的篩選、安裝過程等有了初步認識,逐漸總結形成了自有特色的項目模式。
“一個好漢三個幫,與我們合作的上海假肢廠是經過實踐檢驗的‘鐵哥們’,有了他們這些德藝雙馨的大工匠,才促成了我們項目的口碑。他們在異地做項目時,本地同行把他們視為‘踢館者’,會把各種疑難雜癥留給他們,出難題挑戰他們,但是上海假肢廠的技師們用精湛的技藝把同行‘收拾’得服服帖帖,讓殘疾人感動得熱淚盈眶。在一些地方,他們私下也會面臨過威脅或利誘挖墻腳,但是他們都能及時化解,對困難的殘疾人他們在技術之外施以極大的愛心,甚至是捐衣捐物。”該項目負責人感慨地說:“回顧一路歷程,我們深深地感受到:要想成事兒,僅靠熱情和激情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團結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的特長和優勢相互補充。”
“金龍魚假肢助行”只是益海嘉里金龍魚眾多公益項目中的一個。
金龍魚慈善公益基金會聯合益海嘉里金龍魚,以金龍魚義工為主導在全國各地實施慈善公益活動,創建了有鮮明特色的益海嘉里助學工程、金龍魚烹飪班、金龍魚假肢助行、金龍魚復明工程、孤兒院等系列慈善公益項目,更以項目為平臺,影響和帶動了大批愛心人士和機構的參與,促進了項目的持續發展。
截至2022年底,金龍魚慈善公益基金會和益海嘉里金龍魚在全國資助建設了38所益海學校,有17000多名學生和1500余名教師在新的學校環境中學習和工作;在揚州、昆明、上海、成都開設了4個金龍魚烹飪班項目,資助了16個班共計520余名學生;在全國16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31個地市級行政區,資助完成3萬余例貧困白內障患者手術;在22所大學設立獎學獎教金,獎勵激勵優秀學生和科研人才,推動行業產業的進步與發展,每年大約有700多名優秀學生、研究生、青年教師得到該項目的資助;資助近2億元用于西湖大學、暨南大學、廈門大學的項目建設;在連云港灌云縣、臨沂費縣、張家口蔚縣建設了3個創新型的孤兒院,均已成為當地的慈善名片,累計資助300多名孤兒;在秦皇島、貴港、佳木斯、昆明、重慶、咸陽、石家莊、泰州等地幫助1500多人安裝名牌假下肢,并以每年300條假肢的規模持續開展;積極參與賑災扶貧。
金龍魚慈善公益基金會和益海嘉里金龍魚一系列的善舉,獲得了較好的反饋。2009年、2013年、2018年,益海嘉里金龍魚分別獲得第四屆、第八屆、第十屆“中華慈善獎”;2018年,集團董事長、基金會創始人兼理事郭孔豐先生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2022年益海嘉里金龍魚獲得首屆上海市慈善獎-捐贈企業獎,金龍魚慈善公益基金會的“金龍魚假肢助行”也獲得首屆上海慈善獎-慈善項目獎。
公益之路不止于此。未來,益海嘉里金龍魚將繼續倡導“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出錢出力一樣好”的慈善原則,以金龍魚義工為主導,積極引入社會機構和愛心力量,創建出具有集團特色的慈善公益模式,構建溫暖親情金龍魚的大家庭。